“中秋”一词,最早见于《周礼》。根据我国古代历法,一年有四季,每季三个月,分别被称为孟月、仲月、季月三部分,因此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,又因农历八月十五日,在八月中旬,故称“中秋”。到唐朝初年,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。《新唐书·卷十五 志第五·礼乐五》载“其中春、中秋释奠于文宣王、武成王”,及“开元十九年,始置太公尚父庙,以留侯张良配。中春、中秋上戊祭之,牲、乐之制如文”。据史籍记载,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,时日恰逢三秋之半,故名“中秋节”;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,故又称“秋节”、“八月节”、“八月会”、“中秋节”;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,故亦称“团圆节”、“女儿节”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“月”进行的,所以又俗称“月节”、“月夕”、“追月节”、“玩月节”、“拜月节”;在唐朝,中秋节还被称为“端正月”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,至明清时,已与元旦齐名,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。关于中秋节的起源,大致有三种: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、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,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。
导读: “中秋”一词,最早见于《周礼》

天天娱乐网原创资讯,未经授权许可,禁止转载。

- 上一篇:中新网4月23日电 日前
- 下一篇:大同凤凰音乐电台FM1008 与坚持梦想者同行

更多关于相关文章:
- 中新网4月23日电 日前2019-07-07
- 电台活动 - 网络电台 - 国际在线2019-03-27
- 大同凤凰音乐电台FM1008 与坚持梦想者同行2019-03-27
-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中国音著协交付2012年音乐作品使用报告2019-03-27
- 澳大利亚音乐电台拒绝泰勒·斯威夫特歌曲入榜2019-03-27

图文推荐

娱乐热点